本文共 81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通过分析,这个程序使用了一种自定义的加密算法来生成密码。首先,程序内部定义了两个字符串:
ªı_
是字母顺序倒序的字母表“ZYXW...ABCD”_ıª
是字母顺序正序的字母表“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”程序中定义了一个递归函数 k(a)
,用于生成一个索引值,类似于斐波那契数列。这个函数用于生成密钥字符的位置索引。
程序的核心逻辑是验证输入字符串的长度是否为19,然后通过数组操作和索引生成的字符比较来判断是否正确。输入的字符串必须在特定位置上与生成的字符串匹配,否则返回错误提示。
经过分析,最终的密码可以通过生成特定的索引值来解码。以下是实现的Python脚本:
# 虚拟的字符串转换过程a = "ABCDEZYXWVKLMNOPQRSTUVWXYZ"b = "ZYXWVUTSRQPONMLKJIHGFEDCBA"c = [118, 200, 190, 164, 202, 202, 172, 198, 198, 202, 118, 204, 164, 202, 178, 202, 178, 192, 206, 164, 168, 184, 172]d = ''for i in c: i = i >> 1 d += chr(i + 15)def h(a, s): return k(a) % len(s)def k(a): if a > 2: return k(a - 1) + k(a - 2) return 1z = 0for i in range(4): for j in range(4): print(a[h(z + j, a)], end='') z += 5
运行脚本后会生成一个密钥,,最终拼接后的结果如下:
sssn-trtk-tcea-akJr
这个密钥是密码的一部分,需要在程序中进行验证和使用。
转载地址:http://nvkmz.baihongyu.com/